- 声音是通过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。是通过介质(空气或固体、液体)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。
- 声音的频率一般会以赫兹表示,记为Hz,指每秒钟周期性振动的次数。而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犟度的单位,记为dB。
- 音调越高,频率越大;音调越低,频率越小。人耳可以感知到的声音,其频率范围为20 Hz至20,000 Hz
日常生活的声音
|
|
|
噪音的影响
- 从音量以及暴露于噪音中的时间计算出来
- 噪音的音量愈大,噪音极限的时间则愈短。
- 大的噪音会使耳蜗的毛细胞剧烈地振动;当大的噪音持续(即使只持续15分钟),毛细胞便会被破坏,不能被修復或再生
- 噪音可导致耳呜、神经性弱听、精神压力和滋扰,还会干扰日常活动,例如妨碍学生做家课、骚扰我们观赏电视节目和电话交谈
听觉系统结构精密,包括三个份部 :外耳、中耳和内耳。
声波讯息经神经末梢(听觉神经)传入大脑,产生听觉。
听觉系统各个部份共同运作,达到听声及保持身体平衡的功能。
随身听听音乐的普遍性
随身听有机会损害听觉
- 1,025名年龄在12至24之间的青少年
- 研究发现,超过半数的受访者,564(55%),使用随身听听音乐平均每天1小时。 301(4%)的受访者听2至3个小时。 89人(8.7%)听4个多小时。剩下的是平均3至4个小时(44受访者中,4.3%)。
- 随身听的音量水平范围从1至10(10是最大响度输出)。大多数(448受访者中,7%)6-7级。 325受访者(31.7%)维持5级或更低,171(16.7%)会调至8-9级。 51的受访者(5%)会调至10级。
自我听力评估:
- 大约30%的青少年认为,他们的听力灵敏度恶化,8%认为自己的听力敏感度已经变差。 24.2%认为自己的听力敏感度比以前略为恶化。
- 7%的受访者,在关掉随身听后,在短时间内他们的听力灵敏度与以前听力比较都变差。
- 五分之一的受访者(8%)在关掉随身听后出现耳鸣。
听力测验
- 通过纯音听力仪产生各频率的纯音,经气导耳筒及骨导耳筒传到耳内,以得知听力最低阈值。接受测验人士会被要求在每次听到声音时举手或按键。
程度 |
听力损失 |
沟通问题 |
轻度 |
26-40分贝 |
听不到说话中的部分音节 |
中度 |
41-55分贝 |
只听到日常说话声音的50% |
中度至严重 |
56-70分贝 |
只听到日常说话声音的30-40% |
严重 |
71-90分贝 |
近乎听不到日常说话声音、 发音不准确、声缐低沈 |
深度 |
91分贝 或以上 |
完全听不到日常说话声音、 说话语音较含煳、声缐低沈 |
听力保护
建立一个安全的收听习惯:
- 在嘈杂环境中,不要收听音乐,你会不自觉地调高音量
- 你以为听节奏不太犟劲的歌曲时,就自然会调低音量吗? 不管快慢的音乐节奏,在嘈杂环境中都会不自觉地调高音量
- 如果关掉随身听后,出现耳鸣或感到听力变差了,你应该调低你的随身听音量,缩短你听的时间或间歇休息
明智使用随身听:
- 检查你的随身听,看看有多高音量输出,并查看是否具有“安全功能”或音量控制功能
- 将随身听限制在最高音量的60%,聆听不超过60分钟